向红烧鸡公
合川古为亵江,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而得名。久负盛名的码头文化促使了当地饮食业的包容与创新,烧鸡公制作技艺应运而生。
清朝时期,合川初创饮食行业“雷祖会”,繁荣地方餐饮。抗战时期,往来人员剧增,合川饮食行业达鼎盛状态,时有饮食店铺达150多家,摊、挑食担200余户,从业者逾千人,遍布合川城头街巷要冲。合川“断鸡处”餐馆所制作的烧鸡公名扬县城,合川烧鸡公传统制作技艺,得以精益求精,渐次发展。
向红烧鸡公制作技艺由向兴道所创,后经家族世代传承,逐步形成了“向红烧鸡公”品牌,也赋予了“向红烧鸡公”饮食文化内涵。
“向红烧鸡公”首选本地土鸡为主料,加入菜籽油、茂文椒、牛角椒、三奈、八角、香叶、小回、白扣、沙仁等十余种材料烧制而成。口味以麻辣鲜香为主,其菜品具有肉质细嫩且软糥,汤色红亮且鲜香味突出,让人食之回味悠长,留连忘返。
“向红烧鸡公”既保留了传统川菜烹饪技艺,又形成独特的江湖菜系列,凝聚当地民众好食情节,是地方饮食文化的特色名片,其制作技艺是一项值得保护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合川区人民政府公布向红烧鸡公制作技艺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