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在合川钓鱼城激情赋诗
陈毅元帅在合川钓鱼城激情赋诗
在陈毅元帅光辉的革命生涯中,1927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年头。1927年4月,他从重庆到武汉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几个月后,南昌起义爆发。他转赴江西,在抚州赶上起义部队,由此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历程。但就在他去武汉之前,在这一年的二月,陈毅和他的同事游览了一次钓鱼城。此前,受党组织派遣,陈毅到驻扎在合川的国民革命军第28军第三师从事兵运工作,担任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当时住在合川文庙,在合川工作了三个多月。
陈毅在游览钓鱼城并了解了王坚、张珏等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之后,站在钓鱼城“忠义祠”的台阶上,即兴赋诗一首:“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诗中的“高原”,既是形容钓鱼城高耸的地貌,也是对钓鱼城军民精神气概“巍巍乎高哉”的比喻。我们现在如果从钓鱼城下的江边仰望钓鱼城,看到那耸立的山峰,看到那平阔的峰顶,依然可以感受到这种“高原”的气势。
陈毅元帅这首《登钓鱼城口占》,虽然是其早年作品,却已尽显其革命英雄气概。他后来所写的《梅岭三章》,那“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大无畏精神,正是这“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体现。陈毅元帅最著名的《青松》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与这首《登钓鱼城口占》,在精神气质上也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而文如其人,人如其诗。
或许,很多年后,陈毅元帅在回忆他的革命生涯的时候,会想起1927年,想起1927年2月,时年26岁的他在游览钓鱼城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千秋尚凛然”的“壮烈英雄气”!而这,也早已融入到精神底色中,让他的一生都壮怀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