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氏叶儿粑
合川区渭沱镇原名渭沱场,始建于清朝中后期,位于合川西郊涪江北岸。适宜的自然环境以及肥沃的土壤促使当地大米、小麦、玉米、甘蔗、桐树等植物的盛产。当地居民用桐树叶包裹制作的叶儿粑广为流传。清乾隆年间合州文人刘泰三曾品尝到当地人制作的桐子叶粑,在《邱佛寺纪游》一诗中以“茶味淡”隐喻桐子叶粑香甜味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桐子叶粑开始盛行起来,传承至今,逐渐成为在渭沱一带享有名气的传统小吃之一——易氏叶儿粑。可见,叶儿粑制作技艺历史久远。
易氏叶儿粑以麦面、米面、玉米面、黄豆粉等为主原料,通过发酵,用桐子叶包裹成三角形状蒸制而成,具有清香简朴,味道香甜,软糯适中、口感柔和纯正的特点,是一种早餐、正餐、加餐、零食均可的方便食品,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因桐叶生长的季节性限制,一年中6月至9月等4个月的叶儿粑品质和口感最好,也是叶儿粑销售旺季。
易氏叶儿粑发展从清末易开华算起,历经易光友、易辉全、易朝群、彭洪等的传承和创新,至今已经传承至第五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消费习惯、口味都随之改变,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愈加旺盛,易氏叶儿粑传承人易朝群、彭洪等与时俱进,继承并创新了祖传技艺,食材配料既讲究营养学,又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包裹叶片不拘于桐子叶,随季节变换可用芭蕉叶、美人蕉叶、桑叶等,包裹材料更新鲜,生产器具改为以不锈钢器具为主,产品更卫生,同时,渭沱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易氏叶儿粑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传承意义,给予了较好的政策扶持,易氏叶儿粑正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